无路前行

我感觉走进一个黯然的午夜。倘若林奕含的痛有十分,那我一定体会到一分了。「努努力吧」「你还有我们大家」「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这些说辞没有帮助,整件事情被她剖析得很分明。在她完整的思维体系中,勤勉自救追赶不上信仰破损的速度,她走不出去了。

正如林在采访中所说:「思琪她注定会走向毁灭且不可回头」,房思琪终将疯傻,林奕含注定死去。

林奕含对文学和文字的偏执让我最难受。思琪回溯自己误信李国华时说:「反正我们相信一个可以整篇地背《长恨歌》的人。」让思琪感到崩塌的转折点,也是她发觉老师用错典故、并毫不掩饰地把文学当做放纵的坚固护盾。

采访中林奕含说:「为什么这些学中文的人,为什么李国华和胡兰成,为什么他们……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说出诗的时候,说出情诗的时候,说出情话的时候,他应该是言有所衷的,他是有情的,他是有志的,他应该是『思无邪』的。最让我痛苦的是,一个相信中文的人,他怎么会背叛这浩浩汤汤五千年的语境?他怎么会背叛这浩浩汤汤五千年的传统?」

她甚至叩问出两个问题:

第一,艺术可以有巧言令色的成分么?

第二,艺术从来就是一种巧言令色么?

为什么李国华,胡兰成,奈保尔……这些信奉文字的人,既可以筑建令人惊叹的修辞王国,又可以孕育畸形的思想体系。在书中她借怡婷之口说出:「她恍然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这是属于求真求美至极的人的痛苦啊。

那么,我们看到精美的艺术品或美丽的修辞,心里升起的愉悦,究竟是艺术本身美,还是它的外壳过于美丽,让我们误以为它们本身美?用美的文字来掩盖和解释自己暴行的李国华,让思琪混淆了形式与内容。文字即使很美也宛如空中楼阁,楼阁的倒垮也顺势掩埋了思琪的灵魂。

我想林奕含并没有混淆,但她无法抵制将文字和故事融合的欲望,用动人的譬喻书写冰冷的故事,让「痛」与「美」共存,让读者既感到真切的痛楚,又得到审美的快感。每一丝感觉都有细枝末节的刻画,每一个毛孔都布着细致入微的观察。精致的修辞用来描画世界的暗面再通透不过。

摘抄了一些句子。

风起的时候,布条会油油招摇,像广告纸下边联络电话切成待撕下的细长条子。爷爷琳琅走过来,整个人就是待撕下的样子。

冷风像一个从不信中医的人在遍尝西医疗法而无效之后去给针灸了满脸。

怡婷全身的毛孔都气喘发作,隔着眼泪的薄膜茫然四顾,觉得好吵,才发现自己干干在鸭号,一声声哭号像狩猎时被射中的禽鸟一只只声音缠绕着身体坠下来。

思琪伸长了手拿橱柜顶端的磨豆机,上衣和下衣之间露出好一大截坦白的腰腹。细白得像绿格子作文纸上先跳过待写的一个生词,在交卷之后才想起终究是忘记写,那么大一截空白,改卷子的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原本想说的是什么。

她看见衣架被扯动的声音。像是日本一个个吊在那儿的电车扶手,进站的时候会前后晃动。

她的心事就算是喂给一个超级黑洞,黑洞也会打出一串凌乱的饱嗝。

她白得像一片被误报了花讯的樱花林,人人提着丰盛的野餐篮,但樱花早已全部被雨水打烂在递上,一瓣一瓣的樱花在脚下,花瓣是爱心形状,爱心的双尖比任何时候看起来都像是被爽约的缺口,而不是本来的形状。

毛毛先生看着他们手牵手走进来,毛毛的脸看起来就像烧烤店门口那篮任人拿的薄荷糖。

打了四十几通都没人接,她像一个小孩子大热天站在自动贩卖机前,投了硬币进去又马上从退币口滚出来,不能解渴,圆滚滚地着急。

毛敬苑的上鬚下须迟迟地分开来,说话而抖擞的时候可以隐约看见鬚须下的皮肤红了起来,像是适红土的植被终于从黄图被移植到红土里,气孔都轰然大香。

……

读完《房思琪》后我最想做的是再读一遍。

但又不忍心,林奕含的精神科医生说她是经历过越战、核爆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不是没有尝试反抗,而是每次反抗都会带来失望继而绝望。思琪在跟父母试探「我們的家教好像沒有性教育」时,父母的反应是「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晓奇在学校发帖时控诉老师时,网友的回复是「第三者去死」「所以你拿了他多少钱」「当补习班老师真爽」。饼干的男友得知她曾被老师诱奸后选择离开她并认为她「脏」。 奕含在生病后也避免不了收到一吨这样的留言:

「妳不要再喝酒了」

「妳不要酗咖啡了」

「妳為什麼不回去上學」

「妳為什麼不面對現實」

「妳為什麼這麼自私?自殺最自私了」

是社会一起促成了房思琪的悲剧啊。

这些显而易见的暴力,被林小姐在书的最后以一副其乐融融言笑晏晏的大楼景象收尾。多寒冷啊。

去年此书火了,我很厌「美女作家」「性侵」「自杀」的字眼,没有去读。直到今年一位我很欣赏其阅读品味的朋友推荐,才发现这部佳作。讽刺呀,她都过世了,留给多数世人的还是这些俗媚的标签。

推荐阅读《房思琪》;

推荐观看林奕含生前一周的采访: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YdDnz-5vg

推荐阅读林奕含生前的短文,如《石头之爱》《进学解》《家屋》《你该去看精神科了》,敏感细腻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