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前旱鸭的 OW 经历

我曾经是个极度惧水的人。即使男朋友是 PADI 潜水长,我也本并无学潜水的想法,只是不会游泳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从 17 年 10 月开始认真学游泳,但由于惧水及运动天赋一般,进步很慢。

18 年 2 月份,在某种神秘力量下,鬼使神差买了清明飞菲律宾 PG 的机票。彼时的游泳水平大约是:

  1. 能连续游 30 米,但停下来会非常累,无法继续

  2. 游到深水区会紧张

  3. 呛水后无法镇定自救,需要被救助

  4. 水性基本为零

买下意味着,我必须在剩下的一个多月里:

  1. 能够连续游 200 米(OW 课程测试之一)

  2. 能够在水面漂浮 10 分钟

  3. 有基本良好的水性,例如可以被扔到水里就开始游、呛水后可以自救

密集的游泳练习暂且不讲(过程可以单独写一篇惧水 + 成人 + 旱鸭子学习游泳的经验贴),结果是在出发前一天才第一次连续游到 300 米。提前读了一些别人的潜水学习经历,我对自己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甚至出发那晚还情绪崩溃,想不明白为什么要一个人去学习一个恐惧的领域,如果淹死了怎么办(我真的很担心淹死……)。

OW 的课程共 3 - 4 天,包括理论、5 次平静水域潜水和 4 次开放水域潜水。PADI 教练手册上规定一位教练最多同时带 8 名学生,但我认为 8 位显然太多了,尤其当学生都从未体验过潜水或水性一般时,还是相当危险的。我在的潜店,一位教练只带 1 - 2 个学生,我的教练甚至只带了我一个学生(可能是那段时间生意不太好……)。由于我需要一位 buddy,另一位刚考了教练执照的教练则充当我 buddy 兼助教。两位教练 vs. 一名学生的组合起初令我压力颇大,后来实地学习起来才感觉这样的组合意味着 full attention,既安全又负责。

第一天是理论学习,教练 Richard 和我在教室从 9 点坐到 19 点,把《Open Water Diving Manual》这本书结合视频从头到尾完全讲了一遍,做了 5 套课后练习、4 套 quiz 和最终 1 套理论考试。我的 OW 体验与身边多数朋友不太一样,第一天就考完了理论,接下来的几天并没有「白天潜水累死、晚上学习困死」的体验,略感庆幸。

潜水的理论知识丰富到令人咋舌。边听 Richard 讲课,我边在心里想——幸好 Liam 在我耳边灌输过 N 次基本常识,否则短时间接收这么多信息还要考试一定会令我觉得过于 overwhelming。下潜的深度变化会带来怎样的气压变化、BCD(浮力控制装备)在上升和下潜时分别应该如何控制、调节器里呼吸头和备用起源分别长什么样、SPG 是什么、五点下潜是哪五点、水下各种手势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做 5 米 3 分钟安全停留……在内心默默感谢了 Liam 一万遍。

第二天先是 swimming test。Richard 没有给我 200 米游泳的选择,而是直接让我戴上浮潜面镜和脚蹼游 300 米。估计是因为 Scandi 泳池太小,他直接指着潜店门口的海:「看到远处那个矩形浮板了吗,那里最深 5 米左右,游过去再游回来刚好 300 米」。看着大老远处的浮板,我默默地想,我这么一个从未进海里游泳也没用过浮潜面镜和脚蹼的人,怕是要先折在浮潜测试这一项了……Richard 看出了我的忧虑,说陪我游到目标处练习练习。

脚蹼的感觉很快就习惯了(虽然后来被 Richard 笑姿势像踩单车),但让我感到困难的是面镜和呼吸头时不时的进水。呼吸头进水大概是因为海面并不平静,一个小浪花过来就灌进一些水,一吸气便喝进一口水——海水原来并不只是咸的,还是涩的,苦的!胃里升起种难以名状的恶心感,我差点呕出来。面镜进水则是由于面镜和我的脸型不够搭,而潜店也没有其它我戴着合适的面镜。水从缝隙流进来,没到鼻子,我便慌了神,鼻腔开始进水。说到这里,第一次学习潜水,还是建议尽量在潜店找到适合自己脸型的面镜,如果可以自己买合适的面镜当然更好,否则在水下时面镜进水,还是很容易使初学者产生恐惧感,严重时可能呛水、panic,导致不得不紧急上升等等。Anyway,正式测试时的 300 米我还是顺利游完了。看着眼底水族馆一般的景象,心里的紧张也少了几分。开始平静水域学习。

平静水域的 5 潜,其实是将 OW 课程中全部 24 个技巧分为 5 节课,在平静水域中(通常是潜店自己的泳池;有的潜店没有泳池,也可能在海边圈一片地方来当做平静水域场地)学习一遍。「OW 所学的技巧全部是保命用的」这话一点不夸张,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在水里应对各种状况。技巧包括面镜排水(Mask Clearing)、呼吸头排水(Regulator Clearing)、呼吸头掉落时的寻回(Regulator Recovery)、主呼吸头与备用呼吸头的转换(Regulator Exchange)、有控制的紧急上浮(CESA)、无面镜游泳(No Mask Swim)、水下导航(Navigation)等等。

之前听说需要脱下面镜的技巧比较令人恐惧,对我来讲比较难的,是中性浮力有关的技巧——Hover、Fin Pivot、在水下脱下 BCD / 脱下配重等。浮力真的好难控制!自己像是个不倒翁,前后左右不断瞎倒,时不时地往上浮,穿脱装备的过程更是东倒西歪颇为狼狈。耳压平衡也是门玄学,捏鼻子鼓气这种被 Richard 描述为 “don’t worry it’s very easy” 的方法对我完全不管用,平衡耳压基本靠咽口水。而口水并不易频繁组织,所以我的下潜比别人慢;在水里通过嘴巴呼吸时间久了嗓子也会很干,同样不利于组织口水,有时根本无法吞咽——这时候只能上浮一两米,让耳朵暂时离开被压迫的状态,重新尝试下平衡、下潜。想到 Liam 甚至不用通过捏鼻子就能平衡耳压,真是令人妒忌。

记得看 PADI OW 教学视频时里面讲了一句话:”You’ll never forget your first breath underwater.” 确实,当咬着呼吸头、举着 Deflator 放气潜下,身体完全被水包裹,从呼吸头里吸到的第一口气至今难以忘怀。那是一种完全脱离了 comfort zone 的感觉,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重力,空气通过口腔进出肺部,周围安静得只有呼吸声,每一个动作都像婴儿咿呀学语般稚嫩。太奇妙了。

第三天正式进入开放水域。不少人回忆起学习潜水的经历都提到,第一次下海的感觉与平静水域完全不同——泳池是有边界的,深度也不算深,本身给人一种安全感,有意外了大不了浮上去就好;而海水的能见度一般低于泳池,前后左右上下都看不到边际,安全感骤降,有的人甚至会有深海恐惧。另外,下到海里较深处后,为了避免减压病也最好不要立即浮上水面……因此下海前我超紧张,心跳时刻逼近嗓子眼。所幸第一、二潜都是岸潜,我们从离海边较近的 5 米深处出发,拉着提前被拴到海底的绳子慢慢下潜。能见度很好,一眼能看到海底和 10 米内的生物。鱼儿们在我身边游来游去,这次是真的进入水族馆了。前两潜的主要任务是在海底把平静水域学习的大部分技巧温习一遍,没有特别觉得恐惧或困难,只是很容易冷(虽然我已经穿了两层湿衣了……)。

第三天上午就结束了两潜,结束时 Richard 说,要不顺便把 float test 做了?我满怀信心地答应了。不就是漂浮十分钟么,我在西郊宾馆游泳的时候,漂浮可是分分钟的事。万万没想到 float test 竟然成了我整个 OW 课程中最艰难的一项——当我穿着湿衣、戴着配重,在海上无论如何都漂不起来。试了一会儿,Richard 提议要不下午练习练习再重新测试,我欣然同意,反正 Liam 中午也要到 PG 了,下午让他帮我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没想到,在 Liam 的陪伴下,我还是无法在海里漂浮超过 10 秒钟。折腾了 1 个小时,太阳越来越偏,我看着瑟瑟发抖的 Liam,心情无比沮丧。难道我的 OW 要因为一个漂浮测试而无法通过?

Richard 这时提议也可以尝试脱掉湿衣和配重在泳池漂,我一口答应。以为会容易一些,结果是即使我没有任何浮力干扰装置时,仍旧在泳池漂不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以为最简单的就是漂浮测试呀!尝试了十几次后,我简直要哭了。Richard 坐在岸边歪着头,很耐心的样子:”All you have to do is try”。好吧,只有接着尝试,呼吸得更深,吸得更多,把肩头部更加往水里沉……试过几次后,终于开始可以撑过 1 分钟,Richard 大概已经在开始计时了吧。呼吸变得很重、极累;没有戴泳镜的眼睛不断被水淹没,只好闭住眼睛;腿又掉下去了,不行,我得再努力深吸口气,把身子撑起来;怎么还没到 10 分钟!这 10 分钟大概是 2018 年最漫长的 10 分钟了。当 Richard 向我示意可以结束,我起来才发觉整个身子已经冷掉,大脑有种供氧不足的感觉,眼冒金星。Richard 跟 Liam 都很高兴地恭喜我折腾了 2、3 个小时后终于通过了 float test。我才感到这 2、3 个小时耗掉了极大的体力,比两潜加起来都累。

第四天进行开放水域的第三、四潜,都是船潜。Scandi 的船都是小船,所以需要用背滚式入水法(Back-Roll Entry),即潜水员坐在船上,背对海水,穿戴好装备,等教练的指示一起向后翻滚入水。我以为 Richard 会先给学生潜水员(我)做两句心理工作——毕竟这个动作还是有点吓人的。结果并没有,他只是交代了要点:右手护住面镜和呼吸头,左手护住后脑勺,听到指令就一起入水。我还没来得及紧张,他已经开始喊 “One, Two ——” 了。没办法,只能行动了,我几乎是被命令般地随着 “Three” 往后一倒,整个人没进海里,翻腾了 360 度,接着浮出海面。唔,也并没有很吓人嘛,要学会信任戴着装备后整个人的浮力。

第三潜下潜时仍旧有根绳子,但不能抓;第四潜就没有绳子了。这两潜跟前两潜的另一个主要区别是深度比较深(最深 15 米左右),所以下潜时第一次感觉进入到了一个无底洞。紧张、肾上腺素加速分泌、心跳加快,但很刺激。三四潜主要练习的技巧有水下导航、CESA、中性浮力等,在水里的练习基本就结束了。

课程的最后一项,是做一个潜点的 Dive Plan,其实就是模拟计划去一个潜点潜水时,需要做哪些准备,包括考察潜点、与 Buddy 约定手势和入/出水计划、紧急情况的解决方案等等。做完 Plan 与 Richard 讨论,他问,你此潜的目标是什么?我说,看完三条沉船(这个潜点叫做 Sabang Wreck)。Richard 说,不,每次潜水永远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Return to surface safely,第二条才是你的娱乐目的。他的话突然点亮了我,是啊,从第一天的理论学习开始,我就不断潜移默化地被提醒着潜水运动在「安全」方面做的努力。例如:

回顾这几天,最令我兴奋的过程是每次入水后一起放气下潜的那几分钟。Richard 会立即召集大家游到船头,随着他的 “Ready? Descend!” 一起举着 Deflator 放气下潜。水面是两个世界清晰的分界线:水面世界被剥离,水下世界敞开了大门。空气中大家的讲话声骤然消失,变成了均匀的呼吸声。如我所说,开始下潜是极其果断的,没有想象中的确保每个人都在生理和心理上准备好了再一起下潜的情节。想到自己之前学游泳时总是在一个动作前磨蹭十几分钟、不管 Liam 怎么鼓励或施压也不敢做的样子……有点脸红。

其实潜水学习也闹了不少笑话。例如有一次浮上水面后模拟气瓶和 BCD 都没气、用嘴巴给 BCD 充气,我因为踩水不熟练很紧张,担心自己沉下去,忘记已经可以直接呼吸,于是哼哧哼哧地一边踩水、一边给 BCD 充一口气,再把呼吸头塞到嘴里猛吸一口,继续给 BCD 充气。两位教练看着我什么都没说,直到充气到不再需要踩水,助教 Pac 才悠悠地说道「其实你不用从呼吸头吸气的……」。另一次 shore dive 结束后我们游到岸边,脱下脚蹼往沙滩方向走,我还没意识到任何奇怪,Richard 已经在远处忍不住向我喊道「其实你脱了脚蹼后就不用倒着走了!」

虽然拿到证了,但我感到在水下自己还是像个婴儿般举止踉跄,无法很好地控制身体,于是跟潜店再订了两天的 fun dive,共 6 潜。这 6 潜的主要目的是边看海洋生物边练习水感。刚开始我的中性浮力基本为零——动不动就坐到海底沙地上起不来、深度一会儿深一会儿浅、上浮后很难下潜……Richard 不放心我,经常像做体验潜水一样拎着我的气瓶带我游,到后来几潜我终于慢慢找到通过呼吸控制自己中性的感觉。Fun dive 里还遇到了好几次比较危险的情形,让我感到多在海里练习真的非常有必要。

一次是在潜点 “Hole in the Wall”(名字很直白——在墙上有一个一米宽的洞,我们需要从洞里钻过去)。当我们抵达洞口时准备钻时,我不知怎地上浮了一两米,没注意流变强,开始被推走。Liam 赶紧过来把我往回推,可因为流太强还是离教练越来越远、越来越高。Richard 赶了过来,一起把我推到流较小的地方。脱离危险后我从较浅的位置重新下潜,但因为在水下已经很久,口干舌燥的我怎么都做不了耳压平衡,耳朵简直要疼死了,挣扎着往上浮;再次尝试下潜,耳压还是不行,重复了好几次才慢慢潜下去。上岸后发现流鼻血了,可能是因为耳压平衡做得太用力。Liam 表现得更紧张,不断跟我说当时哪里做得不对,责怪我自己只顾耳压平衡,没有努力往反方向踢。的确是我的错。

另一次是在一潜结束之前做安全停留时,我出现了「无法抑制的上浮」。抬头看到水面已离我咫尺之遥,电脑表也开始进入 Surface Interval 模式。挣扎着努力想下潜,看到 Richard 抬头对着我一直比呼气的手势。我使劲呼气依然无济于事,最终 Liam 只好跟着我一起上浮,这一潜没有做安全停留。后来才明白还是因为呼吸做得不好,呼气没有呼完全;另外紧张时虽然看着在努力呼气,实际吸气也会更多。

还有一次让我深刻体会到学习到的技巧真的是救命的。在一次海底地貌和生物特别丰富的潜水中,我因为中性控制得不好的原因(又是中性!)右脸撞到了长满某种生物的礁石上。面镜一下子被扯开(幸好没有完全掉下来),右眼裸露在水中。我立即闭眼、一把把面镜扯回来,面镜瞬间被灌满了水。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我马上低头做了一个面镜排水。睁眼,很好,世界清晰了,面镜没有坏,我还安全!上船后我才知道,因为那一潜人太多的原因,我的撞击包括做排水的过程没有人看见,连 Liam 当时也在我前方游着。万一我没有冷静做排水、万一排水做得不好、万一惊慌了开始用鼻子呼吸……我连一个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不到呀,不敢想。

所以啊,拿到证只是开始,多刷刷瓶子、练技巧、以后升 A 才是正经事。

潜水期间我并没有很疯狂地每天想潜水,其实大多时候我会觉得「好冷,怎么这一潜还不结束」「湿衣穿脱好累,穿脱一遍就要了我老命」「气瓶为什么这么重」「什么时候才能不全身酸痛啊」,每天都是很累的状态。但是当潜水结束,回到平日的生活,我又非常想念潜水时的感觉,在水里失去重力的状态,晚 9 点睡早 8 点起的简单生活,鱼儿们在我身边环绕的世界。什么时候能再去潜水呢?

最后说几点个人体会。

一是老生常谈的「会游泳到底是不是潜水必须」问题。作为一名水性一般、在学潜水前才学会游泳的选手,我的答案是:不必须,但强烈建议。最好,最好会游泳。PADI 官方手册上的学习前提是有 “comfort in water”,并没有明确规定需要会游泳。但要有 comfort in water 意味着你要在水里很从容、懂得身体与水的特定交互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镇定自救。会游泳、拥有好的水性,一般能保证这一点;而从概率上讲,不会游泳的人大多都做不到。有的任性的教练甚至不收不会游泳的学生,如果我是教练的话也会期望学生会游泳,我并不信任不会游泳的人会有 comfort in water,我也认为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风险。

二是选择潜校的问题。我的简单建议是,有条件的话:

啊……终于把想写的都差不多写完了!感谢你阅读这篇超长流水账,它也算是我对那一周的回顾和总结。至于潜水,很期待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