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不爱上天天阳光的墨鹅本

若不是因为 Liam 去了澳洲,恐怕南半球一时半会还不能从我的 bucket list 中排上来。九千公里的飞行,跨过了赤道,绕过了太平洋,带我来到了墨鹅本。

第一印象,墨鹅本并不像北美城市,更像是一个充满活力、2.0 版本的国内城市。它的天空湛蓝、空气清新、绿地丰富,然而 downtown 和 uptown 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出行不一定需要小汽车、也并没有地广人稀的感觉——公车上甚至经常没座。似乎是一个生活和出行都相当方便的优美地方呢。

回想起墨鹅本,飘入脑海的第一个关键词几乎毫无悬念:「咖啡」。都说墨鹅本的咖啡几乎代表着全球最高水平,就连我这样需要被科普美式和意式区别的人,也几乎每天会喝 1~2 杯咖啡。墨鹅本的咖啡店好比北京的煎饼果子摊,在每一个有行人穿梭的大街小巷,总会飘来隐约的咖啡香,你便知道附近有各种地道的咖啡店在等着被发现,自然难以抵住诱惑去 come grab a drink。咖啡店们低调而热情:从外面看,它们显得很安静,甚至有的店面并没有明显的招牌;踏进店里才发现别有洞天,有时几乎座无虚席,小哥哥小姐姐们热火朝天地与倾吐着心情,脸庞充溢着年轻的气息。

我最喜欢的是墨鹅本大学里面的咖啡店 House of Cards。是 literally 的纸牌屋哦:坐落在室外的一间独立小屋,像是个驿站,没有桌椅,在屋门前一小撮一小撮的人群等待着自己的咖啡;点咖啡时会拿到一张纸牌,如果有幸抽到 Joker 则免单。幸运如我,第一次去便抽到了 Joker!还没来得及理解游戏规则,咖啡师就告诉我,我们点的一杯卡布奇诺免单了。那杯免费的卡布又一次惊艳到了我,还记得自己重复了好几遍「哇太好喝了」,带着雀跃的心情离开了 House of Cards。

在墨鹅本第二喜欢的,就是随处可见的草坪了。那一周温度舒适、阳光加成,在路上每看到一片草坪,便有强烈的冲动躺上去,眯住眼睛,晒着太阳,感受自然,享受什么都不用思考的时刻。墨鹅本人民显然养成了常年坐草坪的习惯,每一片草坪上都有人青睐:或是相互交谈,或是借着阳光读书,或是独自看街上人来人往,或是干脆躺下来小憩一会。在这样美丽舒适的环境中,何不置身草坪中享受这片刻温柔呢。

本着对草坪的热爱,我们一逮住机会便一定要坐一会儿草坪。喜欢州立图书馆门口的草坪,看不远处的街头表演,看街上车流不息。也喜欢卡尔顿公园的草坪,夕阳的余晖把人的身影被拉得修长。也喜欢墨鹅本大学的草坪,身边叽叽喳喳的大学生们或是围成一圈讨论问题,或是互相吐槽海聊。我想起来读研究生时的 seminar,遇到天气好的时候,导师也会兴致盎然地突然把我们带到系楼背后的大草坪。我们围成一圈,一起讨论文学作品里的女性角色……真是美好的时光呀。

其实北京也有草坪的,例如春天的奥森、朝阳公园,甚至家门口的农大操场。可是为什么我们平时没什么机会去?草坪被监管得比较严格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大概是我们的精神被禁锢地太紧张了,不懂得怎样去放松,更不懂得借助这些自然的元素来放松身心(well,起码我是)。回来后我与同事打趣说,真想定居墨尔本,每天就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工作算什么,烦恼算什么,有了草坪、阳光及徐徐清风,什么都不重要啦。

我喜欢有艺术感的城市,墨鹅本正是。随处可见的街头艺人用他们的作品装饰着整个城市,每一位艺术家的水平都可圈可点。街头艺人之多令人惊讶,尤其是 city 里,转个街角,便有可能听到不远处的歌声和乐器声,或是看到脚下正在展览着看不懂的某种作品。有一些 favorite spots,例如 city 里某个最繁华的街角,路人们很默契地挑一层台阶坐下,边休息边聆听耳边的音乐。路人也乐意与街头艺人互动,与小提琴演奏者交流演奏技术也是值得驻足的风景。

在去国家美术馆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弹古典吉他的大叔。他戴着帽子和圆圆的眼镜,身着整洁衣衫,从容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他的指间奏音很干净,对琴弦的控制力也精准,能看到背后数年的训练。听完一曲,他笑着问我(们):「Would you like some Bach?」当然迫不及待地说好,于是巴赫的奏鸣曲便从指尖轻盈流淌出来。边听边想,要是我也能弹得像他一样好就好了。

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大概是因为在观看他演奏时,无比鲜明地感受到了他对这门乐器的控制力;而这与他表面的从容和淡定形成了强烈对比,让人觉得他并没有在努力控制似的。任何运动(姑且将弹奏乐器也算是运动的话)的核心都是用头脑控制你的身体,只有通过无数的练习、思考和进步,才能掌握如何去控制它,才能让别人觉得似乎你并没有费力;而它的背后,却靠强大的控制支撑。演奏乐器是,唱歌也是,任何运动都是——看似越轻松,越足控制,越美,越反而看不出控制。

我真是太喜欢墨鹅本博物馆了,以至于如果再一次去墨鹅本,Top 1 revisit spot 便是它。墨鹅本博物馆是我见过最富创意、最具有交互性的博物馆,它用各种各样想不到的方式,抛弃了传统博物馆单一陈列式方法,打破枯燥,让每一个逛博物馆的人都有兴趣去了解自然、历史、科学和文化。真的是特别棒的博物馆!

我见到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恐龙,可以手动去操纵它们的时期和样貌,就连展品的文案也充满趣味和具有引导性;见到了千奇百怪的昆虫,竟然还有活的蚂蚁和它们的生存环境;认识了人体不同的肌肉、组织和作用;在 WWI — love & sorrow 展区中,看到一战中不幸牺牲的军人们的照片、当时的手稿、他们家人的视频讲述,无法抑制地流下了眼泪;在科学区通过 peephole 看到了不同的情绪、实地感受了不同梦境……非常可惜那天的时间太短,没有仔细看完,下次一定要挨个好好看。

博物馆门外是一片偌大的广场,每天都有许多男孩女孩在练习滑板。到的第一天我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我的新长板来到广场,速度加快后从行人身边嗖嗖穿过,迎着夕阳心情无比舒畅。真希望每天都可以来滑板,穿梭在风中、阳光下、青春的汗水和笑声中。不过,当地人似乎更加钟情 skateboarding 而非 longboarding,几乎没有见到玩长板的人;也不难理解,skateboard 本来就比 longboard 发展历史久、受众广,长板运动推广任务艰巨呀。

还有好多有趣的呢:去了大洋路自驾,经历了(我)被摇窗骂、紧张到手出汗只好交给老司机来开的尴尬;不过幸好景色超美,我们树林中的 Airbnb 超级棒,无比友善的房东带我们挨个认识了自家农场中的可爱动物们;也很喜欢州立图书馆,想象了自己在图书馆里自习的样子就感到幸福;在美术馆里草草看了摄影展,不过没有赶上梵高展;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大学校园:走在墨鹅本大学里,无比羡慕还在读书的男孩女孩们……

在墨尔本待了一周,实在无法不爱上阳光充沛的、美丽的、充满活力的她。期待与她重逢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