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tting Life

如果让我来总结过去一年多的感受的话,我的生活像是被按了重置键。

一切都是重新开始。没有信用分数,租房、办信用卡、买车等等都会受到阻碍。这些事情的流程是什么、该怎样做才不会被坑,也是现学现用。这种感觉像是个理解人情世故的婴儿,笨拙地在新环境中蹒跚学步。

重置对我来说最闹心的地方在于,它意味着我的工作经验被“清零”。一年前的我并不是不知道找工作会难,只是真的没有预料到会这么难。毕竟如果是在国内,找到自己喜欢公司的工作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而当年初找实习收到一封又一封拒信时,连面试机会都寥寥无几的我的心态逐渐瓦解。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众多公司陷入了 hiring freeze 的状态,最后一个拿到 offer 的机会随着对方告知职位取消而清零。

我开始陷入长达大半年心态上的失衡。不断地问自己,自己到底是哪里不够好,为何连面试机会都拿不到。只是运气太差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无法理解这件事情,更无法接受自己是个 potential loser。我逃避接收相关的信息,不愿面对找工作这件事,会被前同事们升职加薪的 peer pressure 压得无比心焦,甚至暑期还看了两部韩剧来麻痹自己。LinkedIn 和 Medium 刷多了,发现 “imposter syndrome” 这个词很流行,我心想,天啊,可真是第一世界烦恼啊。

这里要提一下陈师傅。我认为两个人性格互补是极好的,这样可以互相帮助和牵制。我容易焦虑,敏感,自我怀疑,陷入悲观;他性格温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焦虑是什么?不存在的。在多伦多风光无限好的夏日里,我们漫步在林荫道上,我唉声叹气地牢骚,我们是不是做了错误的决定,为什么自己会这么难。他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没有嫌弃我是个 potential loser,逗我笑,帮我从负面情绪中缓和出来,哪怕就一点。

除此之外,另一个帮助我调整心态的方法是提醒自己来感恩。每每感到沮丧,就强迫自己换个角度思考,想想自己已经得到的,想想我是多么幸运才得到这些,然后不禁嘲笑自己的烦恼不过也是第一世界烦恼罢了。那就继续做自己该做的吧,不要着急,努力总会被 pay off。

调整了自己的心理预期后,在夏天时收到了一个政府 lab 的秋季实习。并不是非常心仪的机会,但还是说服自己要去。实习的感悟在上一篇文章里,虽然并不完美,但也收获良多,是一段想起来会感到感激的经历。

可能转折也同时出现在这里。实习的同时我开始找毕业后的全职工作,还是熟悉的节奏 - 拒信接踵而至,不同的是我似乎不会太受影响了,收到拒信随手存档然后在 Notion 里为这份申请修改状态和日期,然后继续找。拿到第一个面试、甚至第一个 offer 拿到时我有点不敢相信,真的吗?是我吗?我表现得真的令他们满意了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节点,帮助我一点点重拾自信。我发自内心地感到感激。

后来有一次在一个 webinar 上听到别人推荐了 Amy Cuddy 博士著名的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Ted Talk。找来听完,有些热泪盈眶。这个演讲饱受争议,但是它给了我(和非常多其他人)巨大的力量。相信自己是很重要的事。(有趣的是,这个演讲其实也是讲给 imposter syndrome 受众的 - well, I guess both syndromes converge to one? )

之后的面试开始越面越好,接连又拿到两个 offer,仿佛一年来的不走运终于结束。我发觉在面试中大概率能体会到对方对我的感受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经历了几轮 positive vibe 很强的面试后,信心一点一点回升起来。

来到最关键公司的面试。我总认为面试应该 overprepare,至少不留遗憾,于是不断调整 slides、回答的角度、逻辑、内容、口吻,找好朋友模拟了一整周。焦虑的情绪卷土重来,面完 onsite 的那晚做了一整晚被拒的梦。当第二天看到邮件中 “We believe you’ll be an excellent addition to our team!” 的时候,我先是在客厅里蹦跶了一圈,然后抱着陈师傅哭了。

适应新环境,清贫的生活,不被肯定,自我怀疑——这些我都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时还是被它打压了一番。当生活被重置,会难,但是不要放弃,该做到的做到位,等机会来时总能抓到。这大概就是我的感悟吧。当然,如果你身边有一位支持你的队友,那是更好不过的事。

在这一年我也发觉了自己性格中的诸多缺陷,譬如前面提到的容易焦虑——上个月我有一大半时间都吃不下饭,甚至出现了心悸的现象;譬如总是以世俗意义上的 “成功” 来评判自己,过于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这也是我需要长期改正的事。